AI狂潮引爆2026科技新版图
全球调研机构TrendForce于2025年11月14日举行「AI狂潮引爆2026科技新版图」研讨会,主题涵盖晶圆代工、IC设计、折叠手机、AR眼镜,以及电源架构、液冷散热和AI伺服器,演讲重点节录如下:
独霸先进,胶著成熟:地缘政治下的2026年晶圆代工双面格局
TrendForce预估2026年晶圆代工产业将成长约20%,先进制程受惠于HPC需求,将以31%的年增带领市场,与成熟制程呈两极发展。先进技术包含的前段制造及后段封测,皆因AI需求强劲、供应商稀少,短中期成为稀缺资源,价格逐年上涨。成熟制程2026年需求尽管将随各应用供应链回补库存而增长,但因消费终端缺乏强而有力的创新应用、地缘需求分散,加上多家厂商开出新产能,整体成长动能受限,且出现地区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,价格持续下行,成本压力及销售为晶圆厂带来双重负担,如何配合各地local for local需求,有效分配区域产能成为课题。此外,随著AI算力需求增长,先进封装面积不断扩大,需求自CoWoS开始衍生至EMIB、CoWoP、CoPoS,晶圆厂与封装厂间的竞合和随之配合的供应链亦成关键话题。
AI新时代IC 设计产业的机会与挑战
TrendForce预估,2025年全球IC设计产值达7,823亿美元,年增21%。在强劲的AI需求带动下,半导体IC产业版图发生极大变化。AI相关应用领域蓬勃发展,半导体领导厂商的垄断地位愈发明显。然而,在非AI应用方面,受全球经济疲软影响,整体市场需求增长有限,甚至库存调整的周期不断拉长。特别是在车用与工业相关半导体领域,市场竞争日趋激烈。而中国半导体厂商在成熟制程领域因为国产化比重的提升,打破了过去一线半导体大厂垄断的现象。
跨越鸿沟:折叠手机普及化的最后关键
自2019年折叠手机问世以来,技术已历经多代演进,从早期炫技逐步走向成熟应用。2023年起,水滴铰链成为主流设计,不仅提升折叠平整度与可靠性,也象征折叠结构标准化的开始。TrendForce预估,2025年铰链产值将达12亿美元,随著模组化整合与设计简化,成本可望由整机的8%降至5%,折叠手机正迈向设计与成本并进的新阶段。
尽管技术成熟,市场普及仍受制于高售价与应用侷限,折痕优化与耐用度依然是核心挑战。Apple预计于2026下半年至2027年间推出首款折叠机,除积极导入新材料与铰链设计,以改善折痕并提升消费者信任外,其软硬整合、跨装置协同与品牌力将成为第二波市场成长的催化剂。当折叠手机从炫技产品转化为提升生产力与多工效率的工具,全球出货量有望于2027年突破3,000万支,正式跨越「鸿沟」,走向普及化与成熟期。
从显示光机与光波导技术发展看 AR 眼镜的未来
伴随AI应用深化,Meta已于2024年推出Orion样机,为未来的应用想像提供落地的解决方案,其2025年更将此概念拓展至消费者层级,推出Meta Ray-Ban Display AR眼镜,锁定「资讯提供」应用,两者的显示技术略有不同,后者采用技术成熟且全彩稳健的LCoS 作为过渡方案,既为尚未完全成熟的 LEDoS 争取技术发展时间,也藉由良好的用户体验累积市场声量。随著市场预期与Apple、Google、Amazon、RayNeo、Magic Leap、INMO、Rokid、Vuzix等厂商持续布局,趋势正朝著拥有高亮度与对比度的LEDoS技术迈进,TrendForce预估,更成熟的全彩LEDoS解决方案将于2027-2028年出现,届时LEDoS的成本也有望下探至大众预期的甜蜜点,同时随著国际大厂新品问世,AR装置出货量可望在2030年攀升至3,200万台。
AI伺服器电源架构转型:HVDC驱动的技术突破与供应链重塑
AI算力快速成长,带动单晶片TDP(热设计功耗)创下新高,机柜系统功耗随之飙升。以NVIDIA即将推出的Rubin机柜系统为例,其功耗预计将一举突破200KW大关。此一趋势不仅导致电费大幅增加,传统供电架构下的铜耗量问题更已达到极限,迫使云端服务供应商必须寻求根本性的架构转型。
此一挑战正为业界带来关键的供电架构变革。其中,由Meta、Google、Microsoft联手制定的±400V Mt. Diablo分离式HVDC架构,正被加速导入,由NVIDIA主导的800V架构亦在同步推进。TrendForce预估,光NVIDIA平台的电源供应器(PSU)市场价值,便将从2025年的29亿美元显著成长至2026年的45亿美元,年成长率高达56%。显示在算力爆发成长的驱动下,电源供应器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。
AI 伺服器散热革新:液冷加速取代气冷迈向主流
随著 AI 模型规模持续扩张、伺服器功耗快速飙升,散热技术正成为AI基础设施升级的关键。过去以气冷为主的伺服器架构,已难以应对单机功率动辄上千瓦的高热密度挑战。液冷技术因此崛起,成为全球云端业者与资料中心转型的核心解方。
液冷系统藉由水冷板(Cold Plate)、分歧管(Manifold)、冷却分配系统(CDU)等关键零组件设计,显著提升散热效率并降低电力使用效率(PUE),同时带动相关散热供应链在零组件的技术突破。随著NVIDIA GB200/300、AMD MI450与云端业者自研AI ASIC平台陆续导入液冷架构,2026年起液冷伺服器出货占比将加速上升,正式迈入主流时代。液冷不仅是散热技术的革新,更是 AI 资料中心迈向高效能、低碳永续的关键转折点。
2026年AI伺服器市场预测及供应链发展洞察
TrendForce估计2025年全球AI伺服器出货年增将逾24%,展望2026年,特别在北美大型CSP业者扩大资本支出驱动下,全球AI伺服器市场出货量将再成长20%以上。
预期在AI成长态势下,2026年市场竞争更趋白热化,大致可分为三大阵营:一为以NVIDIA、AMD为首的GPU AI市场,仍将是AI市场主力,并以整柜式方案作为主打云端客户利器,像是GB/VR Rack或MI400。此外,预期北美Google、AWS及Meta等CSP业者将更积极布建自研ASIC,以追求更具成本效益的AI方案。最后,地缘政治将促使中国致力迈向AI晶片自主化,主要包含ByteDance、Baidu、Alibaba、Tencent等云端业者加速自研ASIC,以及Huawei、Cambricon等本土AI供应商持续投入AI软硬体新方案,以固AI生态系及影响力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