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VIDIA Jetson Thor剑指人型机器人高阶应用,推升晶片市场规模2028年达4,800万美元以上
NVIDIA近日推出的Jetson Thor如同机器人的物理智慧核心,以Blackwell GPU、128 GB记忆体堆叠出2070 FP4 TFLOPS AI算力,为前代Jetson Orin的7.5倍。TrendForce表示,这不仅是单纯的数字跃升,亦帮助终端本体能即时处理庞大感测资料与大型语言模型(LLM),一定程度上让高阶人型机器人真正的看见、思考与行动。在Agility Robotics、Boston Dynamics、Amazon等厂商陆续采用与建置生态圈的趋势下,人型机器人晶片市场规模有望于2028年突破4,800万美元。
随著人型机器人软硬体技术推陈出新,影响放量关键的应用场景仍为产业关注重点。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(IFR)2025年下半年发布的最新论文,各国人型机器人发展虽依技术、目的有所不同,不过短期多以试点补位为主,中期进入制造与服务规模化,长期可望普及至家庭日常场景,高阶SoC在此阶段的效用更加关键。TrendForce先前已于「1H25机器人深度研究报告」中提出观点,全球人型机器人需待2032年前后稳定走入家庭,才能真正放量突破10万台,切合IFR提出之阶段发展。
由于人型机器人短、中期的应用场景越趋明确,厂商也更积极投入,以甫落幕的的台湾机器人与智慧自动化展来看,研华、新汉、所罗门等厂商皆展示以Jetson Thor为核心打造之产品服务。此外,在伺服马达、精密减速机、先进感测器等领域,台厂也从单一零组件扩大为提供完整解决方案;部分厂商则推出功能模组化产品,如可快速整合的视觉与感测模组,让开发者能以堆积木的方式组装与调整,有效降低进入障碍,以此作为切入国际大厂供应链之核心价值。
TrendForce指出,尽管NVIDIA Jetson Thor系列提供强大效能,惟其开发套件价格达3,499美元,相较于前代Jetson Orin的1,499美元大幅提高。但因产业趋势希望透过降低人型机器人价格以利推广,对于短、中期仅规划人型机器人执行相对单纯作业的厂商而言,一般较平价的晶片即可满足需求。在此前提下,NVIDIA或将再次善用其软硬体绑定之优势,后续为Jetson Thor推出更多能发挥其效能之软体平台,达到缩短开发时间、执行特定任务等之效益,以提升垫高AI算力成本的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