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洲电动车产业的再平衡,从理想到现实的路线调整
摘要
欧洲汽车产业正面临从燃油车霸主到电动车(包含插电式混合动力车(PHEV)、纯电车(BEV)、燃料电池车(FCV)、增程式电动车(REEV))挑战者的剧烈转型。随著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电动车市场并建立完整供应链,欧洲车厂在电动化初期反应不及和失去中国市场主导权,进而影响全球获利结构。为弥补失地,各大车厂展开策略调整,采取「油电并行」以争取过渡期,并以更开放的态度与中国产业链和美国新创合作,加速电动化技术与成本竞争力的追赶;同时,欧洲Tier 1持续深耕中国市场,以研发投资支撑自己与母国的电动车转型。然地缘政治与法规壁垒成为新挑战,Nexperia事件突显全球化供应链的脆弱性,而欧盟电池法规亦推升合规成本。欧洲车厂虽透过平价车策略与跨国合作,已展现价格竞争力与销售量反弹的初步成果,但BEV自主化不足与对外依存仍是转型关键障碍。
一. 在电动车领域从反应不及到正视危机的欧洲车厂
二. 危机中的应对策略,欧洲汽车产业的变与不变之处
三. 地缘政治与法规新壁垒下的欧洲车厂转型困局
四. 拓墣观点
图一 欧洲本土车厂(Volkswagen、Stellantis、BMW、Mercedes-Benz、Renault) 2025年第二季电动车销售量各动力占比
图二 Nexperia的车用晶片应用领域与主要客户
图三 2024~2025年第二季欧洲、美国与中国电动车建议售价走势
图四 2023~2025年欧洲电动车市场上半年的成长表现
